訪客 您好!登 入網站地圖

【穿鑿屋再生計畫】

【穿鑿屋再生計畫】
  • 2827
  • 2017-04-26 09:34:20
  • 2021-08-12 22:55:41

築夢人簡介

95年度築夢計劃錄取者,主題:耳朵領著我飛翔—客家音樂的延續與再生

 

劉逸姿簡介

劉逸姿,屏東客家人,於2007年落腳美濃,嘗試用藝術為方法打開各種可能的社區工作者,策劃過一些展覽、編輯了幾份刊物、執行過大小計畫,但最投入的事情是長期擔任流浪之歌音樂節志工、2014—2017美濃黃蝶祭活動總策劃。

2006年的築夢之旅,是一個小歌迷對於歌手林生祥的追尋、是一個嚴肅閱聽人對於客家音樂的追尋。走上林生祥曾經踏過的德國、挪威與捷克的大型音樂節,在節慶與日常生活裡,追問音樂與生活的關係、傳統音樂再生的可能性。回國之後,更加確定自己想要與音樂、社會和文字生活在一起。

2014年策劃美濃黃蝶祭,隔年完成高師大跨藝所碩士學位。發願以十年的時間,投入耕耘美濃黃蝶祭,讓農村裡長出來的文化行動,走向更大的世界。

 

方案內容

 

【動機】

美濃廣興地區大埤頭聚落旁之伯公坑,伯公坑內有一竹搭之老舊山寮,當地人稱「穿鑿屋」,過去是燒炭人家曾家的住屋,曾家自日本時代由新竹南下到美濃,見證山林開發的歷史。

住屋旁種植甚多刺竹,早年刺竹並不多,原先的原始林遭大量砍伐後種植高級經濟樹種柚木,柚木失去價值之後才又改種為刺竹作為建築鷹架或製作紙漿使用,在開放越南竹子進口之後本地竹子失去經濟上收購價值,遂成為現在山上的主流樹種。

伯公坑盡頭左側小路往上則可見「穿鑿屋」,旁有一玉蘭花樹,吊滿各式酒瓶頗能呈現屋主之情趣。屋主曾家發周末固定回家整理,大埤頭居民大量移居城市,唯有周末回大埤頭務農,夜間聚集於此唱歌飲酒聊以慰藉鄉愁,此屋也成為地方的公共空間,此屋具有保存之價值。

穿鑿屋早年是笠山農場第一股東之範圍,伯公坑即為牛欄,此處也是《原鄉人》電影拍攝場景,現實生活中鍾台妹與孩子也會在路口等候理和。穿鑿屋旁仍保有一藍染之沉澱青窖,可據此一窺早期美濃移民生活文化樣貌。

穿鑿屋為傳統工法建物,但建物結構受損,屋架與與竹柱有多處蛀蝕,抹泥牆多處剝落,竹編牆外露,經歷地震及颱風,有崩壞之虞。

 

【執行方式】

一、調查訪談:透過地方耆老、屋主、地主與傳統泥水匠師的訪談,理解聚落文化與建築方式發展的過程,過程中再引入具有現代建築專業背景之工作者,與地方對話,討論出最適宜的修補方式。

  • 了解穿鑿屋與黃蝶翠谷杉林開發史的關係。
  • 了解穿鑿屋的傳統工法。
  • 尋找地方上可運用之在地素材。

 

二、規劃設計

  • 在本計劃經費可支持的範圍之內,針對屋況進行修補工程。
  • 尋找可行方案,強化「穿鑿屋」之結構以保存社區記憶、文學地景。

 

三、舉辦工作假期

  • 舉辦三梯次,兩天一夜的工作假期,對外召募志工,也對內召募社區志工。

 

【目標】

  1. 由於本計畫方案之經費有限,此再生計畫以維護穿鑿屋屋況,使之不至於快速惡化為目的。
  2. 透過工作假期的舉辦,讓在地與外地的志工皆能認肯穿鑿屋的歷史與文化意義。
  3. 設定再生穿鑿屋為藝術與創作空間、自然教室,舉辦一次環境藝術活動。

活動訊息

TOP 上一頁